一段路
凌晨5点半出发,打火把爬峭壁
10月30日,记者联系上了发帖者“发条”,他是重庆市青年助学志愿者协会的成员刘晓华。他告诉记者,这些孩子爬悬崖上学的情况,是自己下乡考察时发现的。
“这些孩子住得相当偏远。”刘晓华介绍说,微博中提到的学生肖冰,家里距离最近的学校羊头铺完小近10公里。村里不通公路,为了不迟到,孩子们每天凌晨5点半就要出发,摸黑上下山崖,“有的打手电筒,有的就打火把”。
刘晓华曾跟着肖冰一起走过一段上学路,他说,路上最危险的是一段近200米长的山崖,“那就是个悬崖,坡度接近90度了。”刘晓华回忆说,悬崖上基本没有路,只有一些磨出来的沟坎作为踏脚处,最窄处不到10厘米宽,“孩子们手脚并用在上面爬,我们看得心惊胆战”。
一咬牙
趟溪流,冬天穿凉鞋长冻疮
除了悬崖,山间的溪流也是求学路上的“拦路虎”。“一路要跨过四五条小溪。”刘晓华说,小溪没有桥,只有一些石头垫在里面供孩子们趟过去,若到了山洪暴发的季节,小溪随时都有可能变成奔涌的激流,阻断去路。
尽管小溪上有石头垫脚,但走在上面仍很容易被水打湿。昨日,记者联系上肖冰就读的羊头铺完小校长庹文学,他告诉记者,冬天,这些孩子经常穿着进水的棉鞋上学,学校里又没有地方烤火,只能自带火炉,还有人干脆大冬天也穿着凉鞋上学,脚上全是冻疮。